疾病症狀
抖不停,是巴金森病嗎?

抖不停,是巴金森病嗎?

文/盛竹玲

 

「醫師,我的手經常抖個不停,是有巴金森病嗎?」神經內科門診中,經常有患者因為手抖症狀而求診,特別是中老年人,總是懷疑自己是不是罹患了巴金森病;其實上,造成手抖的原因很多,手抖的患者並不一定是罹患了巴金森病。

單邊抖,靜止時更明顯

顫抖是巴金森病的典型症狀之一,約有七、八成的患者在發病初期,即出現四肢在靜止時有顫抖現象,通常是先從單側的手部或是腿部開始出現抖動現象,約以每秒四到八下的頻率規律抖動;如果把手伸直或是取物、移動時,手部的抖動便減緩許多、甚至消失。出現抖動的同時,同側肢體的動作也可能變得不靈活以及比較容易痠痛等。

巴金森病患者除了顫抖外,也伴隨肢體逐漸僵硬、動作遲鈍等三大特徵,以致做起事來力不從心,常常有「凍」著了的感覺,且這種肢體顫抖與無力的現象,會隨著病程進展,走路的步伐愈來愈小,並不由自主的往前衝;走一小段路後,雙腿有如千斤重,僵硬無力,停在一個定點而動彈不得。緊接著,下顎及頭部也會搖動,而臉部肌肉則變得無法靈活展現表情,一付「面具臉」,到後期,則出現口齒不清的現象,連吞嚥功能也逐漸退化。

顫抖並非巴金森獨有症狀

歷史上罹患巴金森病的名人眾多,包括前中共領導人毛澤東、鄧小平、掀起二次世界大戰的希特勒、教宗若望保祿二世、前世界拳王阿里和台灣的名作曲家李泰祥等。其中,阿里與李泰祥在媒體披露病情時,許多民眾經由電視轉播清楚看見兩人發病後手部顫動、表情僵硬,心疼之餘也對巴金森病的病癥有了些微認識。

不過,顫抖並不是巴金森病患者才有的症狀,罹患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現雙手長期顫抖,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、原發性顫抖症、腦炎後遺症、皮質基底核退化病、多發性系統退化症、錳中毒或一氧化碳中毒後造成的後遺症,或是情緒過度緊張因素、長期使用藥物的不良反應等,也都可能出現肢體顫抖的症狀。

原發性、生理性、病理性的顫抖

一般來說,顫抖可概分為三大類,即正常的生理性顫抖、疾病引起的顫抖與原發性顫抖。原發性的顫抖是肌肉非自主,但節律性抖動的一種良性慢性疾病。

正常的生理性顫抖,肢體會出現快速且微小的抖動現象,在平時不會發生,但當極度生氣(人們常說的「氣的發抖」就是這類),或害怕、焦慮、沮喪、疲勞、失眠、失溫、運動時,甚至服用具有興奮作用的藥物(如支氣管擴張劑)或飲料(如含咖啡因或酒精成份)之後,就會顯現。當引起手抖的種種外在或心理因素消除後,手抖現象往往也跟著消失無蹤。

病理性顫抖多起因於神經系統機能障礙與代謝異常疾病,這類肢體不自主的顫抖在醫學上稱為「震顫」,依顫抖的發生型態不同,可再以「靜止性顫抖」和「運動性顫抖」及「姿勢性顫抖」做概略性的區別。

 

病理性顫抖型態─靜止性顫抖

所謂「靜止性顫抖」是指當身體處於靜止狀態時,肢體顫抖的現象反而更加明顯,相反地在身體開始活動時,顫抖現象便消失,最典型的病症就是巴金森病(原發性的)與巴金森氏症候群(繼發於其他原因,如傳染病、藥物、中毒…等),這類疾病是一種慢性的中樞神經系統失調,主要與大腦底部基底核以及黑核腦細胞萎縮退化,無法製造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,以及大腦內乙烯膽鹼的作用增強有關。多數巴金森病患者發病於六十歲左右,但也有在三、四十歲時就逐漸顯現症狀的早發型案例。

病理性顫抖型態─運動性顫抖

「運動性顫抖」則是在病人自主性執行某些動作,例如拿水杯、 綁鞋帶或是拿針線時,加重或是誘發顫抖,這類顫抖常肇因於小腦病變,以年輕人來說,較常見的是罹患了多發性硬化症或者是脊髓小腦退化性疾病,若是老年人則有可能是腦血管病變導致小腦性中風,而出現的肢體顫抖,患者多伴隨出現步伐不協調、眼球震顫,以及測距功能不良等典型的小腦病變癥象。

病理性顫抖型態─姿勢性顫抖

至於「姿勢性顫抖」則是在病人自主性的讓手部維持固定姿勢,或是伸出雙手手臂不動時,顫抖的情形變得異常明顯,稱為姿勢性顫抖。像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就是屬於這一類;而倘若患者的甲狀腺疾病獲得痊癒,則手抖的情形也就會隨之解除。

還有某些顫抖是因為體質或遺傳因素所引起,稱之為「原發性顫抖」,這類顫抖表現也是「姿勢性顫抖」以及「運動性顫抖」,有不少患者有家族顫抖病史,因此也稱之為「遺傳性顫抖症」。

 

由於顫抖的引發原因眾多,當民眾發現自己或親人出現不尋常顫抖現象時,應該儘速尋求專業診斷,唯有由醫師正確判定原因後,才能採行正確且必要的治療,協助患者解除心理上的恐懼與改善病情。


本文出自

【回標題選單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