疾病症狀
巴金森的成因、病理與症狀

巴金森的成因、病理與症狀

文/李彥亭、趙瑜玲

 

在眾多老人退化性病症中,巴金森病因為症狀表現於肢體障礙,顯而易見,較為大家所知悉。然而,卻也因此被誤以為是老年人的專利,並常與阿茲海默症混淆。

什麼是巴金森病?

巴金森病(Parkinson's Disease)是一種慢性中樞神經系統失調的疾病,因為是由英國的詹姆士巴金森醫師(James Parkinson)所發現,因而得名。巴金森醫師於1817年發表了一篇文獻,首次詳細描述了6名老人的共同症狀:「走路時面無表情向前微傾,步伐小,行走速度緩慢,雙手僵直地貼在身邊,遇到轉彎時須先從原地小步伐地慢慢轉身子,待完全轉至行走方向時才又繼續往前走。」此後,又有人陸續發現這類患者,因此將此病症命名為「巴金森病」。

為什麼這些患者的肢體動作會出現如此變化?人體的自主運動是由大腦深部的基底神經節(即基底核)所控制,而這些運動訊息的傳遞,則由一種化學物質「多巴胺(Dopamine)」負責。多巴胺是由位於中腦的「黑質」部組織裡的多巴胺神經元所產生,多巴胺神經元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,巴金森患者的多巴胺神經元則減少得更為迅速,以致腦內無法產生足夠的多巴胺。當負責傳遞訊息的多巴胺不足時,就可能產生各種程度不等的肢體活動障礙。因此,巴金森病被界定為缺乏多巴胺的神經退化性疾病。這種退化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,但絕非老年人專利,近年來,中年或壯年發病者亦時有所聞。

巴金森病常見的症狀

巴金森病的症狀多出現在肢體與行動的障礙上,可以概略歸納為三類:四肢顫抖、肌肉僵硬、行動遲緩。患者多半會出現姿態傴僂、表情僵硬、步態拖曳的現象,單邊或雙邊的手臂會不自主的抖動,有時雙腿或下巴也會出現抖動;行走時,手臂不會像一般人有自然的擺動,而是僵在身體的兩側,很像機器人。另外,由於中樞性的持續性肌肉緊張,導致肌肉疼痛或是身體無法伸直,手指活動也較為困難。然而這些常見症狀並非每一位患者都兼而有之,而是依病情不同而出現部分或全部。

巴金森病與失智

目前並無證據顯示巴金森病會導致失智,但根據統計,約有20~40%的巴金森患者同時合併有認知功能障礙或失智症,並且與其年齡大小、動作障礙的嚴重程度有關。年紀越大或後期的巴金森病患罹患失智症的比例相對較高;在年紀相仿的族群中,巴金森病患發生失智症的相對危險性(Relative risk)也較非巴金森患者為高,在不同的研究中,其比例在1.7至5.9倍不等。

勿與阿茲海默症混淆

巴金森病與阿茲海默症雖然同屬神經退化的疾病,但巴金森病為肢體行動的退化,阿茲海默症則以思考記憶的退化為主,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。

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,主要病變發生在大腦皮質的神經細胞,早期最顯著的癥狀為健忘、記憶、思考等認知相關功能逐減衰退,但長期記憶則相對不受影響。隨著病情的加重,病人的語言能力、空間辨別能力、認知能力會逐步衰退。巴金森病則是第二個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,主要的症狀都出現在肢體行動障礙方面。

由於是醫療水準的進步,人類平均壽命逐漸延長,這類退化性疾病產生的機會較多,因而常被誤以為是老人專利病。


本文出自

【回標題選單】